Sunday, September 21, 2014

回中國的馬鏟語境學

          馬鏟罵我們華人回中國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了。看電影發現華人唱國歌時沒有站起來,潛意識就說我們“只會唱中國國歌”,然後下一句就是回中國了。我很想知道為何他們會這樣認為,華人一直都想“回中國”?他們大部分不能閱讀中文,沒機會閱讀到一些大中華膠人的傻逼輿論,怎麼會覺得我們很想回中國?而且就算他們能閱讀中文的話,也會發現大馬華社內,除了一些有病的老KK外,年輕一輩的要么哈韓哈日,要么崇洋媚外喜歡西方國家,最低限度也嚮往台灣多過中國。

          根據不嚴格的考察,馬鏟罵我們回中國最初出現是大約70年代時期,那時還不算有惡意的趕人走態度。話說那時,非馬來人議員在國會抗議政府的不公平政策時,巫統議員通常都會這樣反駁:『你們印度人可以回印度,華人可以回中國,馬來人就沒有地方回了,所以這樣,在這片國土裡,需要更多保護馬來人的政策』。此話一出,非馬來人議員立刻啞口無言,靜靜坐下。
          除了政治人物的煽動,馬鏟會一直認為我們要回中國,我猜原因可能是來自語境上的原因。比如大馬華裔,我們會自稱是華人、唐人等,要么就是根據籍貫的廣東人、福建人等,但絕不可能說我們是“中國人”。


我在中學時期,我的馬來文老師告訴我,馬來文在70年代(歷史可能不准),經歷了語法上的改革。其實這種語法改革很常發生的,國家語文局就是由一班吃飽撐的人領導,時不時改革語法等用詞,讓學校老師沒幾年就要重新適應過。話說在70年代的改革,是把所有馬來文裡的“ch”,變成“c”。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念的馬來文如 “Cikgu””Kucing”,在語法改革前的寫法應該是 Chikgu”“Kuching”。這也是為何砂撈越首都貓城古晉是 Kuching 而不是Kucing了。可能那時Kuching是指喵星人了。
好了,我們華人豬自稱是華人,馬來文是叫“Cina”;但如果是中國人,我們會說China"。造句是這樣的:
1. Lee Chong Wei ialah orang Cina dari Malaysia
2. Lin Dan ialah orang China.
我們在念馬來文華人(cina)的拼音時,會念成“基娜”;但中國(China)我們會念成英文版的“猜娜”。所以我們會自作多情地把Cina China分開,不管是寫法還是念法上,以讓前者代表馬來西亞華人,後者代表來自中國的中國人。

可是,在馬來文裡,不管是Cina還是China,念法都是一樣的。除非是書寫或閱讀,否則只是聽他們是聽不出兩字的分別。畢竟當年的語法改革,只是修改詞彙,而不是修改讀音。所以他們在說orang cina時,和我們說orang cina時,心靈上的語境是不同的。我們說的時候,語境的想像是馬來西亞的華人,而他們說時,可能想的是來自中國的中國人。所以長久下去,潛移默化,就會覺得我們是中國人,遲早都要回中國了。

我再舉一個例子,就好像我的公司裡有印度人。有時候我們分辨這位印度人是馬來西亞的印度人還是來自印度的印度人,還是蠻吃力的。在我語境的“默認程設置”(default setting)裡,印度人就是指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如果是外國的,我就要說“來自印度的印度人”。我不知道你們一聽到“印度人”時,會想到本地的印度人,還是來自印度的印度人。我猜你們應該可能和我一樣,但馬鏟界就不知道了
那馬鏟每次稱呼我們時,心理上的投放是否真的是中國人?如果是的話,身為愛馬來人的大愛教主先鋒,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因為語境而造成的問題?是不是要政治正確地修改馬來文的寫法,創造出一個新詞彙來代表大馬華裔,或修改讀音,好讓他們可以分得出大馬華裔和中國人的分別?
我記得回教黨的Mat Sabu在其講座會裡,稱華人為 “kaum Tionghua” (中華民族)。這個只是他個人的喜好,還是回教黨回教思維的語境稱呼?就要專家研究了。但叫我們中華民族,又好像怪怪的。




**以上內容完全是個人仙家猜的,我完全不負任何學術或歷史上的責任。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